
一些小故事的集合,喜欢的话,就订阅“东周往事”合集吧。
话说宣王下达旨意的第二天,左儒巡视大集,正好拿获了檿弧箕箙和一个女子,可怜女子被斩,弓箭被焚。左儒一念之慈,保全了男子,那男子却正好在清水河中救起了被弃的女婴。
(相关资料图)
时间再倒回到两天前,王宫中,冷宫那位老宫女夜来突然腹中剧痛,居然顺产下了一个女婴。这女婴实在太过怪异,姜王后不敢留活口,下懿旨即刻抛弃到城外的清水河中。
这懿旨固然无情,人却是有情。那老宫女实在并无过错,却在冷宫中凄凉度过了50多年。宫中宫女、内侍见她实在可怜,身子又不方便,常常周济她的生活,有空时也来帮她一把。这老宫女却是性情安静,随遇而安,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很苦,反而内心充满感激,处处与人为善,50多年来,与宫中的宫女、内侍们关系都很不错。
这夜老宫女忽然生出一女,震惊了整个后宫,只是宫女、内侍们十亭中却有九亭都挺为老宫女高兴的,虽是怀孕了50多年,到底是生了个孩子,这分明是个正常的孩子,哪里是妖怪?大家都觉得老宫女苦尽甘来,将来终能有所指望。
却没想到,懿旨命即刻将女婴抛弃。执行这命令的内侍心中不忍,偷偷地带着孩子来让老宫女看最后一眼。可怜天下父母心,就算是再奇怪的妖女,在父母眼中也都是自己的孩子,何况这根本就是一个极其健康可爱、美丽得不可方物的女婴!
老宫女肝肠寸断、泪下如雨,这孩子出生后看到母亲的第一眼,竟然也就是最后一眼了。老宫女解开自己的衣衫,将孩子喂饱,即使出生只一天便要再去投胎,也不能饿着上路,这也算是母亲唯一能做的了。
内侍本不敢耽误时间,可谁又能那么狠心呢?老宫女苦苦哀求,内侍转过身去,偷偷地抹眼泪。
当内侍将女婴带到清水河边,本想就直接抛入河中,可是看到女婴的那一刻,却是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。那女婴大大的眼睛、长长的睫毛,灵动可爱,笑起来的时候万年冰川都能融化,女婴的小手握着自己的手指,仿佛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,要杀掉这女婴,真不如杀了自己!
内侍站在河边,内心中天人交战,每次闭上眼睛狠下决心,睁开眼睛看到女婴便被勾去了魂魄。最后实在不能再耽误了,内侍脱下自己的内衣,将女婴包裹严实,又寻找了很多木枝垫在女婴身下,再用草席包裹,放到水中,见到果然能漂在水面上,这才松开了手,心中暗暗祝祷:希望有个好人家能收养你,过太平日子去吧!
就在内侍离开之后,天空中飞来了很多鸟儿,它们竟自动落在这草包附近,拖拽着草包只漂在浅水岸边,一路缓缓顺流而下。只是这附近并无人家,乃是一片荒地,所以这两天来竟没有一人看到这奇景。
若非内侍的一念之慈,这两天里,这婴儿不是冻死,便是饿死,或是淹死,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那逃难的男子。若非她母亲多年的善良,内侍又怎会萌生这一念之慈!
至于说众鸟来护驾,印度泰姬陵的主人,那位王妃也有类似的传说。这样应运而生的人,都是按着时辰来到这世间,使命未完,怎么可能轻易死去!神龙虽属天龙八部,身份尊贵,却仍然是妖兽一类,这女孩子自然是带着妖兽的魅惑天赋,人很难不受她影响。
两天后,这男子在清水河边捡到这女婴,只第一眼见到便再也放不下了。想到自己现在已经家破人亡,更不能连累父母亲人,只有逃亡他方,如此孑然一身,不如就带着这个孩子,将来抚养成人,自己也有依靠。
男子想着天下之大,何处才能容身呢?好在当时周王朝,诸侯、领主颇多,若非十恶不赦,被海捕通缉,还是可以逃亡的。男子想到自己在褒城倒还有个旧时好友,不如就往褒城去吧。
真是“算来总是前缘”,当年盘旋在夏桀王宫庭之上的神龙曾自称是褒城的两位君王,如今这孩子注定便得去往褒城。可见天下事,总有天数管着,旨意屈杀了女子,逼迫男子逃亡,这女婴偏就被他捡到,一路带离了京城,从此离开了危险。
这男子一路往褒城而去,晓行夜宿,或打猎或打工,看看就快到褒城了。只是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婴儿,实在是非常不方便,且不说男人根本不会带孩子,单就喂奶这件事,就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儿。这孩子一路之上,喝过其他人家的母乳、牛奶、羊奶,实在什么也没有,那就只有米汤了。这男子白天或干活,或赶路,晚上照顾孩子,常常不得休息,实在是累得筋疲力尽。
这一天,男子进入到褒城地界,借宿在姒家村一户名叫姒大的家中。巧合的是,姒大的妻子刚刚生了一个女儿,却不想那女儿有些先天疾病,没几天便夭折了。这是他家的第一个孩子,姒大的妻子还在月中,终日郁郁,以泪洗面,眼看着这身体熬不住,一天天地垮下去。
姒大心中焦急不已,正好看到来借宿的男子身边带着一个女婴,每天为了这女婴的奶水焦虑不已,姒大便请求将这女婴交由妻子照料两天,其实就是陪陪妻子,希望能让她开心些,身体也能好起来,正好也能给婴儿喂奶。男子真的是求之不得,自己终于能休息几天,不用焦虑了。
这女婴果然是神奇,自从姒大的妻子见了这孩子,十分欢喜,精神头儿立即就好了起来。姒大心中高兴,对这女婴也是爱不释手。
转眼就到了男子该离开的时候,可是姒大一家却舍不得放开这孩子。夫妻二人商议,想与男子商量,收养这个孩子。男子起先不肯,却经不住姒大家一再恳求,而且愿意送给男子布帛100匹作为补偿。要知道,在古代,成匹的布帛跟钱是一个性质,古丝绸之路之所以称为“丝绸之路”,并不是这条路上主要贩卖丝绸,而是这条路上成匹的素丝绸相当于通用货币,这100匹布帛对于普通人家,实在是一笔巨款。
男子想到自己这么多天带着孩子实在是太累了,恐怕孩子还没长大,自己先累死了。何况,这毕竟是个女孩,将来长大了也是要嫁人的,这姒大家又老成可靠,家底殷实,可以托付。男子仔细权衡后,便同意将这女婴过继给了姒大家,自己也算有了一笔安家费。
于是这女婴便落户在了褒城地界的姒大家中。褒城这里的女孩子并没有正经的姓名,这女婴是褒城姓姒这家的女孩儿,大家便称她“褒姒”。
这位褒姒在日后可是大名鼎鼎,不过现在她还只是个婴儿,还需要成长。褒姒且先交待到这里,该回到周宣王的王宫了。
关键词: